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提升担保业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内在规律,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我国金融事业在实践、理论和制度上不断创新,坚定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党的领导,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我国金融发展的重大成就,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政治优势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确保金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金融系统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深化金融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金融发展应当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金融领域的改革中,不仅要扩大金融服务的普及性,确保金融资源更加公平地惠及社会各阶层,还要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增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动以创新驱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要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增强金融体系韧性。

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中小金融机构在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金融工作,必须在有力有序有效处置风险的基础上,针对风险形成和处置中暴露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监管问责,健全金融法治,筑牢金融稳定保障体系,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健全完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党委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到协会工作服务全过程中,以严治理、强改革、兴服务为工作总基调,明确抓好改革落实的重要关节点和着力点。

从严治“会”,加大协会治理力度

协会党委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所需,牢牢把握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切实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协会规范治理的强大动力和纪律保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协会党委把加强党的领导这一重要工作贯穿服务全过程,坚持高标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协会工作的各个环节。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专题学习、精心组织宣传阐释。在深入研学中琢磨“要义”,在深刻领悟中汲取“精髓”,切实将坚定政治站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贯穿平常。

二是深化规范管理。协会规范管理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也是协会高质量服务监管、服务会员的根本保障。协会党委将一以贯之做好中央巡视“后半篇文章”,把“当下改”和“长久立”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落实总局管理单位规范管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围绕薄弱环节靶向发力,针对性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堵塞制度漏洞。

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协会党委坚持制度先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同时,不忘当好行业自律标杆。协会党委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建立健全会员自律机制,制定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会员单位合规运行,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和社会信誉,通过“以点带面”提升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强“会”,沉淀高质量发展厚度

协会党委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定自觉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围绕高质量发展所需,制定细化协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和要求,凝心聚力、笃行实干,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保障各项工作出实效。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协会党委始终把防控风险作为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引导行业机构进一步树立风险合规意识,坚守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统筹兼顾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科学防范风险。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加快推动完善融资担保机构准备金管理制度,主动配合监管部门将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双重作用。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协会党委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行业机构聚焦支小支农主业,不断优化担保服务模式,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推进银担合作机制建设,加强监管政策引导,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实现融资业务风险的合理分担,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及稳定性。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协会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创新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立足行业实际,把准改革方向、路径和重点。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行业机构加强数据基础平台建设,支持创新数字科技的应用,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驱动金融服务精准化,提高风险管理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推动实现普惠金融业务“降本增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兴“会”,彰显行业建设温度

协会紧密围绕“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宗旨,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力争以“新姿态、新风气、新服务”为标准,在服务国家战略,落实金融强国要求,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中推动担保行业建设有序进行。

一是服务会员。协会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会员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创新采用“圆桌”培训形式,开通线上直播,拓宽培训师资渠道,更好贴合会员需求。持续优化公共信用大数据查询系统,打造宣传平台,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

二是服务行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协会锚定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合作对象,用活用好各类宣传交流阵地,始终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精准发力。与多个金融监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服务实体经济延伸至基层末梢。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举办高质量发展论坛,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及竞争力。加强行业联动宣传和发声,引领行业回归本源,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服务监管。协会切实担起辅助行业监管的职责和使命,主动配合、全力支持行业监管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争取政策支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会员诉求和行业问题,推动完善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注重协调服务,搭建融资担保行业的沟通协调平台,促进银担合作深化,引导行业机构切实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